ZbX4ZMs  
(圖片來源:掐理_校擬創作
http://www.plurk.com/p/kqshe6

 

「你要的,我已經給你。」

 

《建中成功愛情故事》,看到書名直覺應該是言情小說那類的書籍,所以並沒有太大期待,點進網頁看幾頁以後還滿驚訝的,因為字裡行間的味道並不像普通的小說那樣索然無味,而是很像那種文藝青年投稿到各大文學獎的作品,於是便決定看了。

 

故事約十三多萬字,在2005年的時候出版上下兩集,不過已經絕版。作者有建立網站,雖然網站裡面其他頁面已經變成亂碼,但故事內文還是完整的可以觀看,想看的人可來這裡看:http://www.draz.idv.tw/article_read.php?name_id=1&chap=1

 

 

這篇文將分為三個段落。
第一段:讓還沒看過故事的朋友也可以看(就是不會被爆雷啦XD
第二段:讓看過故事的朋友看,會節錄片段,並詳談內文給我的感覺。
第三段:讀完這本書,讓我想到的同志議題相關看法分享。

 

 

這是金石堂網路書店裡面的作者介紹。
Draz的個人介紹  
 

根據作者2006年在深藍論壇發表的文章,這個故事有一部分是他真實人生的記錄,他在高三暑假開始書寫,兩年多的時間完成,出版,我認為許多文學作品,其實都包含了一部分的作者自己,小說就是作者的回憶錄,只是經過包裝再現,虛構跟真實佔的比重有所差異罷了,而這個故事,我認為就是充滿真實,作者把那個十七歲的自己,誠實的寫入,故可以感動人心。 

這個故事書寫的是就讀成功高中的主角,喜歡上了建中男生,雖然是十年前的故事,但到今日,景物變化其實沒有太大,我相信若是現在的學生來讀,應該也會覺得很熟悉,也就是說這個故事舞台設立得很完善,反映出那個年代的狀態,因為場景都是真實的,人物也就更加有血有肉,所以可以真的活在故事裡,讓我們跟著他們一起哭一起笑。不論什麼年代,人所擁有的困惑、惶恐、快樂、悲傷都是相同的,凡是經歷過青春的人,曾經在那時喜歡過誰的人,來看這個故事肯定都會感觸良多。

這十年來唯一有所差異的地方,我想,是社會對於同志的看法,故事裡書寫很多主角對於自己身為同志的迷惘,畏懼大眾的眼光,所以活得非常痛苦,想愛一個人卻不能愛的痛,無法自在的與愛人在街上牽手、親吻,那些異性戀情侶可以做的事情,同性戀情侶卻不行,還有與家人之間的關係,抱持傳統概念的父母可能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同志,與孩子勢必發生拉扯與撕裂,許多不被祝福的,有可能就這樣走向絕路,而幸運被接納的,將是多麼的幸福,但畢竟是少數。現在的同志依舊面臨這樣的困境,但我認為整體社會的觀念已經改變許多。 

要寫愛情,有很多種寫法,而作者選擇以最適合十七歲少年的筆法來寫,將情感寫得純淨美好,淡淡的文字帶著深刻,如同雪花般輕柔、像是會在觸碰瞬間就消失殆盡的那種感情,不刻意使用花俏的筆法來炫技,只是盡可能描寫清楚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細膩書寫每一段內心的掙扎、喜悅、困惑、恐懼。

坦白說書中依舊有缺點,當作者想用長篇幅、透過辯論來呈現自己的論點時,就會消抹故事原本那種文學氣息,我認為作者更擅長用簡短的對話跟人物表情來營造情境,更擅長細細書寫角色內心的想法,我想那是因為主角就是作者的化身吧,喜歡寫作的人通常會擅長與自己對話,所以也會擅長將角色的感觸化作文字呈現。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我不確定作者在寫作的當下有沒有發覺,不過我認為這個故事帶給讀者最重要的啟發就是:同性之間的愛跟異性之間的愛沒有任何不同,都是一樣的,都是那樣想為他人付出,將他人放在自己心中最重要的位置,而且我們同樣都在愛中迷惑、掙扎。

 

 

下面這第二大段不想被爆雷的記得跳過XD

 

故事主題 

故事出場角色不少,不過主要集中描寫主角小瀚、賴昇平、阿富、阿富男友,以這兩對情侶為書寫焦點,故事主要討論愛情、親情、友情,我覺得表現最到位的段落是愛情,而親情則略顯疲弱,如一段阿富跟母親的對談,台詞有顯得冗長、刻意操作的痕跡。另外,作者努力擴展描寫衝刺班老師、主任之間的篇幅,還有衝刺班、指考這種生態對學生造成的影響,進行了一些簡短的批判跟辯論,但這些段落,皆不如描寫愛情的時候那麼自然動人。

 

角色對比 

小瀚跟賴昇平之間的愛有些虛無縹緲,是很清淡的,淡到你幾乎不確定他們是否相愛,或許直到故事最後才能稍稍領悟。但愈是清新淡漠的文字就愈顯雋永,不把話說死,而是稍稍帶過,留下許多空白供讀者自己去想像,供讀者再造,可以讓讀者參與而且會忍不住一直回想的故事,我覺得就是最棒的故事了。
阿富跟男友這對情侶則是完全相反的對比,他們之間的愛非常濃烈,而且作者也不避諱去書寫他們愛情之中「性」的那一塊,過程使用的文字隱晦,因為作者重點並不是要書寫感官的性,而是書寫性跟愛情之間的關係。他們的愛不如小瀚跟賴昇平那麼美,他們的愛滿是互相傷害的痕跡,滿是忌妒、痛苦、猜忌。

 

小說人物的相似性

a52c22772d54eb3b4aba210962dcc9de01  

 

朱少麟《傷心咖啡店之歌》

我很喜歡這本書,說要寫心得卻遲遲到現在都還未下筆,因為思緒太多太複雜反而寫不出來。當我開始閱讀這個故事沒多久,就一直覺得建中男生賴昇平身上很有海安的影子,海安是《傷心咖啡店之歌》裡面的男主角,長相俊美出奇、個性狂放自由,家境富裕,許多想法都和世俗相異,他遊戲人間、孤獨無情,看似不愛任何人,但事實上他內心深愛著一個男人,海安非同性戀,也非異性戀,他說自己想愛誰就愛誰,不管他是什麼性別。這些形容海安的話語,其實可以原封不動的用來形容賴昇平。

差別在於,我認為賴昇平比海安有情,面對主角小瀚的愛,賴昇平起初也許只是覺得有趣,所以願意待在他身邊觀察他,但隨著時間過去,原來不懂得怎麼去愛人的賴昇平,似乎漸漸改變態度,他對他人依舊無情,唯獨對小瀚不同,在小瀚面前的他是不一樣的他,總是溫柔對待小瀚,不時開小瀚的玩笑,並且對小瀚坦承自己的一切,我認為那是「信任」的展現,而且也是小瀚讓他學會了「愛」。

 

白先勇《孽子》

我覺得阿富有點像白先勇的小說《孽子》裡面的阿鳳,雖然論「狂」的程度應該是和阿鳳差距甚遠,不過那種敢愛敢恨的性格倒很像,阿富家人無法接受他喜歡同性的事實,因此有了巨大爭吵,個性衝動的阿富遂逃到男友家同居,近距離的相處開始磨損他們的愛情,再加上許多誤會、爭執,由賴昇平點燃最後的導火線,致使兩人分手。

 

文學作品的出現 

朱少麟《傷心咖啡店之歌》

看到小說中段就證實我的感覺沒有錯,有段小瀚跟賴昇平到書店,小瀚拿起這本小說,說覺得賴昇平很像裡面的海安,都一樣灑脫。在公車上,賴昇平將小瀚擁進懷中,小瀚驚慌的推拒,因為害怕其他乘客的眼光,於是賴昇平說:「我知道你要我,為什麼不敢面對?」
這段一直讓我想起
《傷心咖啡店之歌》裡的段落,在雨夜裡,海安吻了馬蒂,面對馬蒂的推拒,海安冷漠的說:「妳是個半人,身上揹滿了文明禮教的負荷,變得不知道怎麼活,不敢依照自己的感受去活。」當海安離開後,馬蒂心情激動的想著「是啊,我要海安,但是我為什麼又不敢?」

 

席慕蓉〈如果〉〈戲子〉

小瀚喜歡寫詩,也喜歡讀詩,尤其憧憬席慕蓉的詩作,他說「雖然有些人會詬病這些作品太過無病的呻吟。但既然無病,又何來呻吟呢?」看到忍不住笑了,我喜歡這個說法。故事中有引用下面這兩首詩,其實我也滿喜歡席慕蓉的,《七里香》就放在我的書架上,這兩首詩都是出自這本詩集。 

〈戲子〉

「今生今世我只是個戲子 永遠在別人的故事裡 流著自己的淚」 

〈如果〉

「四季可以安排得極為黯淡
如果太陽願意
人生可以安排得極為寂寞
如果愛情願意
我可以永不再出現
如果你願意
 

除了對你的思念
親愛的朋友 我一無長物
然而 如果你願意
我將立即使思念枯萎 斷落
 

如果你願意 我將
把每一粒種子都掘起
把每一條河流都切斷
讓荒蕪乾涸延伸到無窮遠
今生今世 永不再將你想起
 

除了 除了在有些個
因落淚而濕潤的夜裡 如果
如果你願意」
 


流行音樂的出現

 五月天〈愛情的模樣〉

this-is-love  

「你是誰 教我狂戀 教我勇敢地挑戰全世界

 在一樣的身體裡面 一樣有愛與被愛的感覺

 我愛誰 已無所謂 沒有誰能將愛情畫界限

 在一樣的身體裡面 迷樣的魔力卻是更強烈」 

故事中有引用這段歌詞,另外我也寫過一篇文章,有我對五月天歌詞的看法分享,有興趣的人可以來這裡看看:【音樂】五月天。歌詞裡的同志意象

 

 

小說場景 

‧襄陽路、館前路交叉路口
小瀚跟賴昇平接吻的地點,其實就是台灣博物館門口正前方啊,曾經去過的人一定都知道我在說哪裡XD

‧重慶南路上的墊腳石書店
小瀚跟賴昇平來買書的地點,常在北車補習班附近走跳的學生應該都來過,整條路幾乎每間都是書店,很多考公職或是準備大考的學生都會來這裡買書,不曉得跟十年前比起來,現在的書街是更熱鬧還是更冷清。

‧台北車站補習班
赫哲、文成、劉毅故事中都有提到,十年後這三家補習班依舊屹立不搖啊,現在的學生應該會將要去這裡補習簡稱為「去北車」,衝刺班也是從十年前持續到現在都有。故事中小瀚背誦的書本「聯考高頻率單字」,沒錯的話應該是劉毅出版的,因為我也有一本。

‧國民黨部
故事中常提到小瀚來這裡唸書,查一下才知道原來在2000年之後中央黨部有開放學生自修,不過現在的學生大多是去圖書館自修室或補習班,台北的學生則很流行去永和的四號公園圖書館。
 

‧新公園
在故事中皆如此稱呼,以往是同志常出沒的地點,我猜想,在以前那個沒有網路的年代,同志能與同志交流的管道恐怕就僅只於此而已,這同時也是《孽子》的主場景,1996年改名二二八公園。

‧公園路玫瑰唱片行
故事中小瀚在這裡看著唱片排行榜,不確定這間唱片行現在還在不在,現在的人幾乎不聽實體專輯了,唱片行一間間倒閉,猜想這間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西門町捷運站六號出口
來過西門町的人就知道,這裡直通商店街、西門紅樓,是人潮最多的一個出口。
 

‧265公車
故事中都說公交車,猜想應該那時候的人都是這麼稱呼公車的,故事中提到成功高中八十年校慶,校慶結束之後小瀚就搭這班公車到西門町,我畢業的那間高中還很年輕,也因此每當我看見老校的時候都有種特別的感覺。

‧656公車
故事中沒有點明小瀚跟賴昇平相遇以及後續相處聊天的公車是哪班,不過故事後面做了回顧,讓讀者跟小瀚一起回想他跟賴昇平曾經有過的一切,每始過一個街角,回憶都等在那裡,新埔捷運站、華江橋、西門町、襄陽路與館前路的交叉路口,都是經過的地點,所以猜測這班公車應該是656。
 

‧成功高中四維樓
猜測應該是故事中小瀚班級的教室所在,其實滿多學校都有四維樓。

‧福利社
學校裡面有大小兩個福利社,簡稱大福、小福,真羨慕啊,我的高中就只有一間在地下室的福利社而已。

‧四樓蝴蝶館
故事說這裡可以看見操場打籃球的學生,其實滿好奇蝴蝶館是幹嘛的XD不管哪間學校好像都會有一些特別的教室存在。

‧三樓的計算機教室
故事中小瀚跟阿富的秘密基地,現在應該是改名叫電腦教室了啦,就不知道位置有沒有更動過。

  

 

小說片段節錄

 

「你要的,我已經給你。」

 

(這句話出現在故事的最開始跟結束,同樣都由賴昇平說出口,卻擁有截然不同的意義。我很喜歡這個故事的結局,因為遺憾,才更顯美好,人總是對追尋不到的事物擁有最美的想像與憧憬,我覺得賴昇平第一次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只是覺得小瀚這個人很有趣,他知道小瀚想從他身上拿取某些東西,所以他給了小瀚擁抱,他願意提供免費的幻想給予世人。而故事的結束,這句話出現在賴昇平留給小瀚的字條中,我覺得他的意思是說:你要的(我的愛、我的感情),我已經給你了,全都毫無保留的給你了。字面上是一樣的,背後的意思與情感卻完全不同。)  

倘若記憶也能洗刷? 

制服已成為衣櫃裡塵封的記憶。穿得太倉忙,褪得又太慌張。 

信步而來,而又走過。你的雙眸,一如紅蓮的綻落。  

 

賴昇平的背脊承載小瀚的劇烈心跳。小瀚能夠感覺到從前方傳來的溫度,前方是南國熏風,後面是北國風暴。一邊是夢想,一邊是現實,在風間交集。

忽然之間小瀚興起了股自私的念頭:倘若賴昇平也很寂寞,那就好了。當然他對這麼自私的自己感到可恥,卻又由衷的盼望,也能夠有一個人瞭解他的寂寞;通常寂寞的人容易感受。 

自愛情的牢籠中解放,他像只極度渴望飛行的小鳥,然後振翅飛向雲端,要風也不能夠阻擋,宣告自己如何戰勝命運。 

 

WeWe:「真正的擁有,應該是你可以安安心心地讓他離去,如果他願意回來,那才叫做擁有。」 

賴昇平:「我從來沒有對任何一個人坦白過,我們都一樣,你有滿懷的愛,卻沒有辦法付出,我連愛都沒有。我抱過,吻過一個又一個我不愛的人,最後才知道,我什麼也不愛。」 

小瀚:「你什麼也不愛,你只愛你自己!你無可救藥了!你還不懂什麼叫愛嗎?我可以很明白地告訴你,人類最原始本能的渴望,這種渴望就是愛啊!」

 

他(賴昇平)佯裝要說悄悄話,捂著嘴貼近小瀚的耳朵,不著痕跡地親吻了他,沒有任何人發現。 

「我不愛你。」賴昇平托起小瀚的下巴,直接朝小瀚的唇吻了上去。  

 

 

第三大段,有些時候我們會聽見「同志文學」這種說法,我覺得這種分類有些多餘,何不直接歸類於一般的愛情故事,而《建中成功愛情故事》這本小說,也許有些人會用觀賞BL作品的眼光來看,這類讀者通稱為腐女,我覺得腐女沒有什麼不好,只是這本小說,我覺得正因為他是作者人生部分的真實紀錄,若把這單純當作BL小說來看,會減弱故事本身想要傳達的意義。BL畢竟是虛構故事創作,跟真實中的同志人生不能混為一談。

 

接著就來講一下,遲未通過的多元成家法案,這個法案分為三部分,婚姻平權、伴侶制度、家屬制度,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婚姻平權,亦即一般常聽到的同性婚姻合法化,同性、跨性別者、變性者皆包含在內,在2013年10月一讀通過,但一直到2014年12月才再次排定審查婚姻平權草案,最後會議仍沒有討論出結果。(以上整理自wiki維基百科)

 

想進一步瞭解多元成家跟婚姻平權內容的人,可以看這個懶人包,整理得清楚明瞭又易懂:http://billy3321.github.io/tapcpr/common.html

 

以往我對同志議題沒有太多注意,直到遇到同志我才開始注意,我認為人就是這樣,當一件事情看似與自己無關的時候,就很少會主動去瞭解,當某個議題與自身產生連結,才會真的去注意。曾經過有人說如果同志都可以結婚,後代就會愈來愈少,我認為這是很可笑的論點,我覺得一個人的性向是天生,與生俱來,本來就不是後天可以強制改變,再說何必去改變,這並沒有什麼錯,錯的是那些活在幸福中而不自知,甚至認為所有人的幸福形式都該跟他相同的人。

 

有一種論點,曾短暫的動搖我支持同志婚姻的立場,有人說因為現代社會尚未完全接受同志,若同志結婚並領養孩子,他們的孩子可能會遭受歧視,乍看之下好像有道理,但如果不先在制度上求表面的平等跟尊重,更不可能在現實跟社會中求得平等,說到底同志婚姻合法化其實只是最低限度的平等,為什麼同志竟連想與愛人共足家庭的資格也不可得。
而基督教這個宗教信仰,更是許多人反對此法案、歧視同志的最大因素,我不是基督徒,所以對聖經上所談的言論並沒有認識,不過我尊重所有人的信仰,許多人心中都有崇敬的神,不管那神屬於何種宗教、何種形體,那樣的神也許在某方面來說,可以支撐並構築一個信仰者的靈魂。
我認為對異性戀者來說,對異性的愛也可以是一種信仰,是人生奉獻的目標,同理,同性戀者、雙性戀者也是一樣的,甚至可以說不管你的性向、性別、種族,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

 

神不會教人們「恨」,神只會教人們「愛」。

恨是人們自己學會的,是人們自己任意加諸於他人的。

 

我認為現在的臺灣還不夠好,在人人皆得以與愛人共組家庭之前,都還不夠好,而我們必須努力消除歧視,我身為異性戀者,有時候常會注意自己言談之間是否會不小心說出什麼話傷害到同志,因為人畢竟無法完全同理他人,所以漸漸的我在發表文字之前都會多思考一下,但這樣的小心仔細,縱使沒有歧視,依舊帶有「我們和你們是不同的」這種劃分族群的感覺。

 

只有當「性向」這件事不再成為我們認識一個人的重點,當喜歡同性或異性,成為有人喜歡蛋糕、有人喜歡麵包,這樣不需要刻意提起的事情。

 

這個時候,也許才是所有人真正成為平等、所有人真正成為「我們」的時刻。

 

 

 

arrow
arrow

    Sab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